畜禽粪污养分检测设备指导畜禽粪肥无害化还田
“庄稼一枝花,全靠粪当家。"
传统农业生产中,人、畜、禽粪是*佳天然肥,在以前的农业种植中,一般都会用自家的畜禽粪直接还田,也是那时*常用的农家肥。但未经过处理的畜禽粪直接还田,却有着极大的危害。
直接还田,危害极大
01原因一
现今的养殖模式和方法的变化,很早之前都是原生态养殖,天然放养,天然早料,粮食喂养,没有饲料添加剂和化学药品的运用。而现在养殖模式几乎都是一模一样,需要使用饲料、抗生素、饲料添加剂等,而这些东西不但对畜禽身体有影响,而且粪便也是有害物,不处理直接还田话,危害土壤不说,还可能对种植物和食品安全形成危胁,从而对人体健康造危害。
02原因二
畜禽粪就是动体内的排泄费物,不加处理前重金属超标,有害物质棸集,如果对此类畜禽粪便长期施用于农作物,不但造成土壤的重金属污染,还会通过食用植物被人体食用,从而对人体健康形成威胁。主要是重金属元素在土壤、水、食用植物系统中积累并转化。未处理的畜禽粪里面含有的虫卵,尤其是鸡粪里最容易滋生根结线虫。生鸡粪中的线虫卵容易孵化,一夜之间可倍增数万。因此,建议大家不要直接使用畜禽粪,如果要使用一定要先经过无害化处理。畜禽粪污养分检测设备指导畜禽粪肥无害化还田
农业农村部:严禁畜禽粪直接还田
为了畜禽粪能够合理规范化进行资源利用,农业农村部进一步明确了有关标准和要求:
01国家支持畜禽养殖场户建设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设施,鼓励采取粪肥还田、制取沼气、生产有机肥等方式进行资源化利用。
02主要是主体养殖户,对畜禽粪污必须要进行科学处理和资源化利用,防止污染环境。
03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设施配套不到位,粪污未经无害化处理直接还田或向环境排放,或不符合国家和地方排放标准的,农业农村部门要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,生态环境部门要依法查处。
畜禽肥应该怎么用?
畜禽粪便处理技术可分为5类,经过处理后再还田,就有所保障了:
1自然堆沤发酵法
将畜禽粪便堆放在发酵池里,用秸秆将表面覆盖,经过长时间的自然厌氧发酵,到施肥季节时,直接施入地里。
2晾晒干燥法
将畜禽粪便均匀摊放在场地上,利用太阳能进行自然干燥。该方法适合于畜禽散养户处理零星畜禽粪便,不适合于集约化畜禽养殖场处理量大而集中的畜禽粪便。
3直接快速烘干法
采用高温热烟道气将畜禽粪便直接烘干、灭菌,并将产品含水率控制在安全贮存水分以下的快速处理方法。畜禽粪污养分检测设备指导畜禽粪肥无害化还田
4塔式好氧发酵法
采用塔楼式钢架结构,先将调节好水分的新鲜畜禽粪便移送到塔楼最上层的承料翻板上。承料翻板每天翻动一次,将畜禽粪便从最上层移动到下一层的翻板,如此类推,实现畜禽粪便从塔楼最上层逐层下移,经过15天左右的发酵过程,水分可降至40%左右。
5沼气厌氧发酵法
是以畜禽场的粪便为原料,在沼气发酵装置中,在隔绝氧气的条件下,通过微生物的作用,最终将其中的碳元素分解为可燃气体(沼气)。
粪肥还田,既是一种回归,也是一种进步
这些年,化肥的过度使用,使田地土壤有机质下降,造成板结、无活力、有益菌减少,不利于长期耕作。
增强土地肥力、改善土壤结构,除了用好有机肥,还要用好自然界的“绿色天然肥料"。将农业废弃物变成优质有机肥,既实现资源有效利用、减少环境污染,又解决因长期使用化肥造成的土壤酸化,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。
近年来,持续不断的推广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后就近还田,既解决了畜禽粪污综合利用问题,又减少了化肥使用量,更推动着水稻、小麦、蔬菜等产业绿色高质高效发展。
实现粪肥还田、引导种植绿肥,在优化土质、减少成本、促进环保方面均有积极作用。当然,将粪肥还田的事做好,不能光靠企业和种养大户单兵突进,地方政府也要将之纳入农业发展范畴,给予政策、资金支持,鼓励更多的第三方农业服务组织进入这一领域,提供优良的技术支持和服务。
另外,粪肥还田不是一堆、一沤、一施了之,站在防止农田粪肥过量施用、控制水体污染的角度,更需定期对粪便和土壤进行检测,科学制定粪肥施用时间、施用方法和施肥量,让粪肥还田更具科学性。畜禽粪污养分检测设备指导畜禽粪肥无害化还田
“民有肥田,马有茂草"。如今,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的农事活动正借助科学技术不断优化、提质,经济的发展与进步、农民的梦想与未来,就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。